香港最新火灾为何如此致命——而且这并非首次

(SeaPRwire) – 至少55人死亡,官方死亡人数可能还会上升,因为香港消防员仍在扑救这座城市有史以来最致命的火灾之一。这场大火于24小时前爆发,并继续摧毁一个多座建筑组成的屋邨。
位于大埔东北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八座建筑群宏福苑(Wang Fuk Court)的火灾于周三下午开始,并蔓延到屋邨的七座建筑物。到夜幕降临,香港将火警升级为五级——这是该市最高级别的火警。大火在周四继续燃烧,不过到当地时间下午3点(美国东部时间凌晨2点),其中四座大楼的火已被扑灭,其余三座则“受到控制”。
当局仍在调查火灾原因,但初步调查结果指出,火势蔓延的“异常”速度可能得到了易燃材料的助长。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官员正在调查“建筑物外墙上的保护网和薄膜,以及一些防水油布和塑料布”,这些可能“比一些符合标准的材料更猛烈、更迅速地传播火势”,以及“粘贴在窗户上的膨胀聚苯乙烯板”。
该市历史上使用的竹脚手架——宏福苑建筑群自2024年以来一直在进行翻新,并使用了竹脚手架——也可能加剧了火势。根据一份声明,香港消防处人员抵达屋邨时发现脚手架和建筑物上的绿色网布已着火。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也显示,大火已烧穿网布,只留下竹脚手架。
周四早些时候,香港警方宣布逮捕了来自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的三名个人,他们涉嫌误杀,此前警方发现他们安装了聚苯乙烯板。一位发言人表示,警方“有理由相信该公司的负责人严重疏忽,导致了事故并使火势迅速蔓延”。
宏福苑火灾的死亡人数预计仍将上升,因为数十人已被送往医院,另有数百名居民下落不明,但其伤亡人数已超过2024年重庆大厦火灾,那次火灾造成41人死亡,81人受伤。
但香港过去也曾发生过致命火灾,这些火灾与宏福苑事件一样,都有各种具体原因,但通常也共享一些导致其致命性的因素。
密度
香港,一个中国的半自治特别行政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每平方公里约有7000人。许多建筑物彼此靠近,尤其是在香港岛和邻近的九龙,这使得火势容易蔓延。
然而,该市如此高的人口密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㓥房的盛行——这些小隔间,有时像动物笼子,居民可以在其中挤居,费用仅为香港标准公寓的一小部分。
2024年4月,九龙油麻地一栋60年历史的唐楼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当时《南华早报》在一份关于这些住宅风险的报道中解释说,尽管香烟可能是火灾的原因,但消防员表示,分间单位和建筑物中的“结构改动”使救援工作复杂化。
十三年前,同样在九龙的旺角发生火灾,造成9人死亡,34人受伤,百余人无家可归。当时当局表示,分间单位切断了建筑物内的出入口,加剧了危险。
经济困境
香港也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个中国飞地中的个人和企业常常寻求削减成本的捷径,而就火灾而言,这最终被证明代价高昂。
㓥房是对经济适用房短缺的回应,许多居民为了有地方住而放弃了安全要求。
防火措施也价格昂贵。在2024年油麻地火灾中,据报道,大楼业主在筹集资金以遵守消防安全准则方面遇到困难,一位区议员指出,“升级消防设施和设备的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招投标过程中,这无济于事”,《南华早报》报道。
与最新火灾的破坏性有关的竹脚手架,也被认为是建筑企业的廉价替代品,尽管该市政府一直在推动“逐步在公共建筑工程中更广泛地采用金属脚手架”,一位局官员引用了竹子的“固有弱点,如力学性能变化、随时间劣化和高可燃性等,从而引发安全担忧”。
执法不力
该市的政治家们已经指出许多建筑物老旧且需要更好的防火措施。
但过去的火灾表明,对政府命令的遵守情况很差。在2024年油麻地火灾中,该市的屋宇署已于2008年向相关大楼的业主发出消防安全令——包括要求他们更换防火门并为建筑物配备更耐火的材料。但《南华早报》指出,尽管该部门进行了跟进,但该命令并未得到遵守。
自那次火灾以来,立法者通过了一项法律,授权政府进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并针对未能遵守的建筑业主。但政府报告指出,违规行为持续存在,包括公共通道被杂物堵塞以及综合用途建筑物和工厂大厦的防火门被打开。
政府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一月,香港已发出2,200多份消防安全通知,这些通知是在对旧的、高风险建筑物进行检查后发出的。其中300多份通知涉及检控或定罪。
本文由第三方内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对此不作任何保证或陈述。
分类: 头条新闻,日常新闻
SeaPRwire为公司和机构提供全球新闻稿发布,覆盖超过6,500个媒体库、86,000名编辑和记者,以及350万以上终端桌面和手机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韩、法、俄、印尼、马来、越南、中文等多种语言新闻稿发布。